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山沟里的“土”记者

    信息发布者:hjy2017
    2017-05-06 23:25:08   转载

    山沟里的“土”记者

    2017-05-06  21:45:00     来源:    点击:28

    微信图片_20170503214208.jpg山沟里的“土”记者

    ——记隆化七家镇三十家子中心小学教师何桂军



      在隆化县七家镇三十家子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乡村“土记者”。 几年来,他先后在《河北农民报》、《承德日报》、《承德晚报》发表各种新闻稿230余篇;市、县电视台、电台播放新闻稿件120余次。2006年,被河北农民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被隆化县委评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他就是隆化县七家镇三十家子中心小学教师何桂军。
      今年50岁的何桂军是一名有着32年教龄的乡村小学教师。2004年,本来就对新闻写作很感兴趣的他自费参加了由承德日报社组织的一次通讯员培训班,领取了由承德日报颁发的通讯员证。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他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学习有关新闻写作知识,细心观察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深入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认真采访,利用节假日、早中晚的业余时间细心撰写稿件。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何桂军发表的稿件和字数由少到多,稿件的质量由低到高,他新闻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成了一名地道的、最为基层的乡村业余记者。
      “要没有《河北农民报》、《承德日报》、《承德晚报》编辑部各位主任、编辑的支持和鼓励,就没有我今天的一点点成绩。虽然也吃过很多的苦,受过很多的累,但是苦中有甜、苦中有乐”。这时,何桂君的脸上露出了感激和欣慰的笑容。
      七家镇三十家子村里有一位年近60岁的老支书董树林,从64年任职以来,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事迹比较突出,他认真搜集材料,分别撰写了题为《董树林让西三十家子村快速脱贫》、《三十五年的“当家人”》的稿件分别在《河北农民报》和《承德日报》上发表。这对董树林是极大的鼓励,工作干劲更足了。在各乡镇搞村村通项目建设中,该村不在计划之内,他就多次跑县政府、计划局、找老领导争取资金15万元,自筹资金10万余元,修建了一条3000多米长的环村水泥路,使村村通变成了户户通。去年,该村被列为市级”生态文明村”。
      在当地有了一定名气的何桂军经常接到县里县外、城里乡村邀请他去采访的电话,他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只要有空,他总是有邀必应。2006年春节刚过,他接到一个远在150公里外的西阿超乡孤山村一名群众的电话,邀请他去采访该村代村长张贯春带领群众进行家乡建设的典型事迹。接到电话后他二话没说,从早晨乘车,中间又倒了2次车,下午4点多才来到该村,下车后,立刻对全村所辖13个自然村和有关人进行全面采访。当他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村张贯春任代村长后,积极跑项目、筹资金,带领大家修村水泥路10多里、修护村护田坝5000米、种树千余棵的先进事迹后,连夜撰写稿件,等到稿件写完后,已夜间12点多了。稿件投到报社后,不到10天时间,一篇《张贯春的希望》的稿件在《承德日报》上发表了。没过多久,在换届选举中,张贯春以高票当选该村村长。
      为了多角度地进行宣传报道,他省吃俭用,自己投入1.5万元,先后购买了数码照相机、录像机、电脑等设备,无论走到哪里,他经常是肩背录像机、腰胯照相机,手拿笔记本,只要发现新闻素材,他就会立即进行拍摄、录像,新闻照片和新闻录像片经常在《承德日报》、市县电视台上刊登和播发。
      辛勤耕耘无怨无悔,笔耕不辍书写人生。如今,这位土生土长的“土记者”仍然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近日,在该县举办的全县通讯员培训班上,我们又见到了他的身影。在乡村“土”记者的道路上,何桂君正在用他所特有的视角执著地追求和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作者:隆化县委宣传局局长    葛济民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